守初心 擔使命 找差距 抓落實
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在天河區,采取“掃、洗、沖、摳、磨、拖、抹”等七道保潔工序,清潔主干道,逐步實現了市政道路“物業式保潔”;
在黃埔區,“早普掃連沖洗、巡回沖洗立位降塵、重點區域一路一策”等做法,有效提高了主次干道保潔質量;
在越秀區,直收直運車輛在路邊吊裝垃圾時在地面鋪設了一層帆布,防止垃圾掉落污染地面;
在荔灣區,站前街站前路世貿服裝城周邊區域,經整治,道路整潔了、亂停亂放也消失了;
在白云區,石井街道潭村經過整治,亂停車現象得到明顯扭轉,道路不再堵塞,居民出入也更加方便;
在海珠區,琶洲會展中心區域,路面整潔、沒有“六亂”現象已成為常態;
……
接下來,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市城管委各級部門繼續堅持“短期見成效、長期能保持”工作原則,按照提升標準、精細管理、上下聯動、長效治理的工作思路,下大力氣整治城中村、內街巷環境衛生臟亂差問題,切實提升廣州城市整體環境衛生面貌。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全杰、實習生張雨歆 通訊員成廣聚(署名除外)
立行立改
整治“六亂” 廣州在行動
從5月下旬開始,將每月一次的市容環境秩序專項統一整治大行動,提升至每周一次。治理亂擺賣、亂堆放、亂張貼、亂拉掛、亂停放、亂搭建“六亂”現象。
5月28日,全市統一進行了專項整治大行動。當天共出動執法人員3880人次,出動執法車輛732輛次,共整治亂擺賣2444宗、占道經營2226宗、露天燒烤171宗、隨意傾倒垃圾24宗、其他“六亂”行為526宗,暫扣工具物品507宗。
天河區近2年來治理了較大環境衛生黑點問題200余個;海珠區每周利用一個下午開展衛生清掃,清理內街巷、城中村衛生死角。
專項嚴打“六亂”:
水域6米藍線內垃圾點 徹底清除
早在今年3月,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已發文明確,從3月下旬開始,在全市集中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專項行動,對環境衛生和市容秩序進行重點整治。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跟隨城管部門全程參與了重點整治工作。記者看到,本次整治的重點包括餐飲店檔占道經營等行為;隨意傾倒生活垃圾、占道燒烤、露天焚燒垃圾等行為;校園、公園、市場、站場、地鐵出入口周邊以及接合部位等地區的“六亂”行為;上級交辦、12345轉辦以及市民反復投訴的“六亂”行為;公共區域環衛保潔不到位等問題;城中村、城鄉接合部、農村區域生活垃圾清理不及時等問題;生活垃圾壓縮站(轉運站)和收集點臟亂等問題;整治廣佛跨界河流域生活垃圾未日產日清、生活垃圾收運點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徹底清除水域6米藍線范圍內垃圾臨時收集點、堆放點等。
“各區城管部門結合工作實際,科學統籌街鎮力量,針對重點部位、問題突出地區和薄弱環節,每周組織一次全區性專項整治行動,區轄各街(鎮)同步開展,重點加強傍晚、深夜等重點時段的集中整治,并加大公共區域、水域、城中村保潔力度,及時清理衛生死角。”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落實保潔地段責任,及時清理衛生死角,進一步提升環衛保潔標準化、精細化水平。
市民齊齊點贊:
整治后亂擺賣現象明顯好轉
“我居住的小區市場附近,常常有亂擺賣現象,經過整治情況明顯好轉。”居住在白云區某小區的羅小姐說,城管的整治行動很有必要,專項行動后路面的環境衛生和秩序明顯好轉。不過,羅小姐也提出,亂擺賣攤販常常會和城管執法隊員“打游擊”,攤販會躲著城管執法擺賣,所以建議建立長效機制控制“六亂”。
然而,立夏以來,廣州部分道路和區域“六亂”出現一定反彈,尤其是亂擺賣、無證燒烤和占道經營等問題比較突出。對此,市城管局從5月下旬開始,將每月一次的全市市容環境秩序專項統一整治大行動,提升至每周組織一次。
5月28日17時至19時、21時至次日零時時段,全市在市城管局統一組織指揮下開始了專項整治大行動。記者看到,在廣州火車站沿線,城管隊員重點整治了亂擺亂放和占道經營,部分店鋪將招牌燈箱超范圍放置在人行道上,均被執法隊員勸導撤回。
據統計,行動當天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3880人次,出動執法車輛732輛次,共整治亂擺賣2444宗、占道經營2226宗、露天燒烤171宗、隨意傾倒垃圾24宗、其他“六亂”行為526宗,暫扣工具物品507宗。
市容整治目標:
全方位清潔城市 扮靚家園
工作目標:
1.按照政府領導、屬地管理、上下聯動、全民參與、綜合整治的原則,有計劃、全方位清潔城市,扮靚家園。
2.清潔城市主次干道、人行道、商業街、公共廣場等地域,在此基礎上,從主次干道到內街小巷、從建成區到城中村和農村、從公共區域到物業小區、從機關集團到部隊大院、從臨街店鋪到樓前樓后樓頂……實現全市清潔整治全覆蓋。
重點任務:
(一)開展城市道路大清掃。加強城區主次干道、公共場所和水域的清掃保潔,實行清掃保潔標準化作業,提高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水平;加強背街小巷路面清洗保潔,及時清除積水、落葉、廢塑料等廢棄物等。
(二)開展“城市家具”大清洗。加強報刊亭、公交站亭、廣告牌、路牌、城市雕塑等“城市家具”的清洗;做好垃圾收集容器、垃圾收運車輛、垃圾壓縮站、公共廁所等設備的清潔和維護等。
(三)開展市容環境大清理。以加強城鄉接合部、城中村、農貿集市、車站、廣場等區域為重點,集中整治隨意傾倒垃圾行為,及時清理垃圾成堆、雜物亂放、亂張貼的廣告等問題。
整治后改進一: 提升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水平
各區嚴格落實環境衛生質量標準和作業規范,加大保潔力度和經費投入,積極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城區道路達到了“路見本色”,廣場、公園、車站、碼頭、景點周邊等公共服務區域做到垃圾不落地。
在天河區,采取“掃、洗、沖、摳、磨、拖、抹”等七道保潔工序,對主干道實施清潔工作。在馬場路、天河北路等車流量大、人流密集路段,據天河城管部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天河區已在道路環衛上采用各類環衛機械,率先實行內街巷7米以上道路每晚夜間灑水沖洗,核心區域道路每5天高壓沖洗打磨1次,在機械化設備的普及助力下,天河區逐步實現了市政道路“物業式保潔”。
此外,黃埔區采取“早普掃連沖洗、巡回沖洗立位降塵、重點區域一路一策”等做法,有效提高了主次干道保潔質量;越秀區直收直運車輛在路邊吊裝垃圾時在地面鋪設了一層帆布,防止垃圾掉落污染地面。
整治后改進二: 加大內街巷、城中村清掃保潔力度
各區把清掃保潔重點從主次干道、重點區域向城鄉接合部、城中村、內街巷和村居延伸,組織力量清理衛生死角,逐步實現全覆蓋。
在荔灣區,站前街站前路世貿服裝城周邊區域,經過街道城管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道路整潔了,亂停亂放也消失了,行走在路面上的市民和游客都更加舒心了。
在天河區車陂街道車陂村,記者看到,街道城管采取多種形式,整治轄區內占用道路、公共場所亂擺賣、亂堆放、亂張貼、亂拉掛、亂停放、亂搭建“六亂”現象。“之前市場前還有一些占道經營的亂擺賣小販,經過整治后,亂擺賣現象不見了,道路變寬敞了,走在大街上也覺得心情更好了。”居民羅小姐說。
環境同樣變好的還有白云區石井街道潭村,這里經過整治,亂停車現象得到明顯扭轉,道路不再堵塞,居民出入也更加方便了。“環境維護需要大家貢獻力量,希望這種環境能繼續保持下去。”市民張先生說。
整治后改進三: 有效治理環境衛生黑點、死角
全市開展干凈整潔專項清理行動,全面消除衛生死角和管理盲區。
“之前這里是遠近聞名的垃圾黑點,大家經過時都捂著鼻子快步走過。”市民羅先生說,白云區云城街道東約南街17號對出垃圾收運點,此前因缺乏有效管理,導致亂扔垃圾現象嚴重,加上長期得不到清理,出現了垃圾堆積、臭氣污染等問題,引來周邊居民投訴。街道城管部門發現問題后,首先清除了亂堆放的垃圾,同時對現場進行衛生清潔和消毒,平整地面,徹底消除了這一衛生死角。
同樣在白云區人和鎮大巷村大巷鴨東街一巷3號旁,也發現了一個垃圾亂堆放的衛生死角,街道城管部門清理了垃圾,恢復了這里原本干凈的面貌,得到周邊居民的贊賞。記者了解到,白云區從2017年11月至今,總計清理城中村、內街巷、城鄉接合部積存垃圾約26萬余噸。
整治后改進四: 環衛保障服務重大任務、重要活動
2019年以來,針對廣州重大任務和重要活動多、環境衛生保障任務重等特點,集中主要力量積極做好重大任務期間城市道路和周邊區域環境衛生問題保障工作。
在海珠區的琶洲會展中心區域、天河區花城廣場、白云區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區域,路面整潔、沒有“六亂”現象已經成為常態。
“如今家里親人來廣州游玩,我都會帶著他們到花城廣場,看看這個廣州最大的‘會客廳’。”白領倪小姐說,花城廣場能保持整潔的環境,與這里持續不斷推進城市管理有關,她常??吹江h衛工人定時保潔,城管執法隊員也會在這里巡邏,“這里的干凈整潔已經形成一個長效景象了。”
基層聲音
市民陳倩婷
亂擺攤販不見了 人行道更寬了
過去環市東路一帶,亂擺賣攤販很多,加上這里是廣州的商業中心,人流密集,確實很影響城市景觀,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這幾年城市管理措施不斷增強,人們維護城市秩序和干凈整潔的信心和決心更大,路面亂擺賣現象得到了根本扭轉,攤販不見了蹤影,人行道也變得更加寬敞,政府還在人行道開展綠化花卉裝飾,人行道變得更加美了。
市民吳婉容
整治后許多衛生黑點都消除了
看著廣州一日一日變美,心里真的很高興。政府部門整治城市環境的決心很大,通過治理衛生死角,許多衛生黑點都消除了。不僅居民覺得環境變好了,游客也看到了廣州城變靚。如今生活在廣州,感覺很幸福,因為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城市環境既現代化,又充滿優美的生活空間,讓人倍感舒服。
市民倪文婷
上班一路鳥語花香 百看不厭
雖然每天上班的路程很遠,但一路上鳥語花香,百看不厭。而這一切是得益于城市的環境治理,如果沒有長效的維護機制、有效的治理方法,廣州也不會有今天舒適的城市環境。希望這種舒適和優美能繼續保持下去,讓生活在這里、工作在這里、旅游在這里的人們都能這份舒適和優美,都能在廣州收獲美好的時光。
整治“六亂”
決心和辦法都要有
“更干凈更整潔更平安更有序”,說起廣州的面貌變化,這一點很多人都深有體會。一年來,廣州持續開展城市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一系列專項行動成效顯著,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通過一手抓“六亂”整治,一手抓環衛保潔,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改變,在城市里隨處可見。
譬如,占道經營的行為少了,隨意傾倒垃圾、占道燒烤的現象看不到了,校園、公園、市場、站場、地鐵出入口周邊以及接合部位等地區的“六亂”行為漸漸銷聲匿跡……時時干凈、處處整潔,用來形容廣州的城市環境,再適合不過。
是什么讓改變得以發生?簡單來說,就是靠抓落實、抓長遠,把“短期見成效”和“長期能保持”緊密結合。一方面是開展專項整治,集中力量、集中時間,集中解決重點問題,把“六亂”現象的苗頭及時掐滅。另一方面是加大保潔投入,從設備、人員、管理上創新思路、改進辦法,不斷提升環衛保潔工作的標準化、精細化水平。在天河區,兩輛18噸級別的大型洗掃車已投入使用,清洗道路的同時,還能對道路污漬進行吸塵打掃。機械化作業的逐漸普及,讓市政道路也實現了“物業式保潔”。
當然,成績屬于過去,未來有待開創。對于廣州來說,環境整治工作依然時間緊、任務重,一刻都不能松下勁來。從主次干道到內街小巷,從建成區到城中村,從陸域到水域,從臨街店鋪到樓前樓后樓頂……群眾對城市環境的期待是方方面面的,對整治成效的要求也是方方面面的。為此,我們要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力以赴推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